如杭州苏堤的桃、柳是春景,曲院风荷是夏景,满觉陇桂花是秋景,孤山踏雪赏梅是冬景。杭州花港观鱼中的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配置红枫、黄杨、紫薇、松树等,牡丹花谢后仍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协调是指各部分、各元素间乃至与环境保持适配而不产生冲突。功能性原则不仅要满足环境美化这一中心要求,还要满足客户在时效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
常用种植点的配置方法以及简述其对应的应用条件。
常用种植点的配置方法有正方形配置、长方形配置和正三角形配置。
知识扩展
一、空间布局与设计
种植点的配置首先需要考虑空间布局与设计。在景观设计中,植物不仅是装饰,也是构成空间的重要元素。因此,应根据景观的功能、性质和风格,合理安排植物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在空间布局中,应充分利用植物的形态、生长特性和质感等元素,创造出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植物景观。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孤植、对植、行列式种植等多种配置方式,以形成多样化的空间感受。此外,还应注意植物之间的搭配,避免相互遮挡或过于稀疏的现象。
二、生态适应性
种植点的配置还需考虑生态适应性。植物在不同的气候、土壤和环境条件下,生长状况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
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优先考虑当地的乡土植物,这些植物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容易成活并形成稳定的群落。此外,还应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速度,避免出现短期内无法达到预期绿化效果或过度消耗养分的现象。
同时,应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采用相应的种植方式。例如,在建筑物周围或道路两侧,可以采用盆栽或花坛种植方式;在空旷地带或公园中,可以采用自然式种植或群落式种植方式。
三、功能性与可持续性
种植点的配置还需要考虑功能性和可持续性。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景观功能,如净化空气、遮阳、防尘等。因此,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
例如,在道路两侧或建筑物周围,可以种植具有吸尘、净化空气功能的树木和花卉;在公园或公共空间中,可以种植具有遮阳、防尘功能的树木和草本植物等。
同时,为了实现种植点的可持续性发展,应选择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植物种类。此外,还应加强养护管理,定期修剪、施肥和浇水等措施,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和长期稳定。
综上所述,种植点的配置方法需要从空间布局与设计、生态适应性和功能性与可持续性等三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种植点配置方案,提高城市绿化效果和生态效益。
园林设计植物配置要求有哪些?
你好,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如春季山花烂熳,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等。要求园林具有四季景色是就一个地区或一个公园总的景观来说;在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季或两季特色,以采用单一种类或几种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为多。
如杭州苏堤的桃、柳是春景,曲院风荷是夏景,满觉陇桂花是秋景,孤山踏雪赏梅是冬景。为了避免季相不明显时期的偏枯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如无锡梅园在梅花丛中混栽桂花,春季观梅,秋季赏桂,冬天还可看到桂叶常青。杭州花港观鱼中的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配置红枫、黄杨、紫薇、松树等,牡丹花谢后仍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怎样选择园林景观植物
选择园林景观植物,要以设计为主,要坚持以下原则:一、简单原则。简单原则要求植物景观配置主题鲜明突出,配置形式简练,脉络清晰连贯,元素一致性高。简单能带来宁静感,简洁明了的东西能带来轻松愉悦的感觉,简单能够显现大气。简单的对立面就是复杂,复杂往往导致杂乱,导致无序。杂乱无序的作品会给人带来烦恼。在实际应用中,简单原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原则,因为创作者经常有意无意地东加一点点,西加一点点,或者因为很多外来影响同时强加进来,最后把简单原则给忽略了。达到简单原则并不容易,因为没有量化的标准和公式可以求解,在实际应用中,可用可不用的元素会占很大的比例。对于初学者者说,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去掉那些可用可不用的元素选择。
二、平衡原则。平衡是一种哲学的东西,如同中国的阴阳平衡哲学。任何创作离不开平衡原则。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平衡原则是景观创作的精华。平衡能带来整体稳定感,平衡确定了景观脉络的秩序性,从整体上界定了作品的结构要求。正是有了整体的平衡要求,作品可以产生趣味,产生惊奇和激动点而整体上不会导致杂乱对称配置是达到平衡的最重要方法。
三、统一与协调原则。在植物景观配置中,统一与协调原则乃是最重要的原则。统一是指通过一种脉络线将作品的各部分或要素贯穿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整体感,这种整体感既可以是形式风格上的,也可以是主题内容上的。完全随机和毫不关联的要素所组成的作品看起来会繁杂不堪,既不能带来形式上的美感也不能表达什么有意义的内容。协调是指各部分、各元素间乃至与环境保持适配而不产生冲突。要达到统一与协调原则的最简单方法就是选定一个元素作优势元素,要么是数量上,要么是空间上分配上占据优势地位。
四、重点变化原则。变化产生趣味。作品要活泼有趣,就必须有变化。从头至尾一成不变的作品将会非常单调沉闷。并且暗变比明变更有趣味,更能从变化中达到统一原则。
五、比例与尺度原则。由于具有空间三维特性,植物要素之间以及植物要素与环境要素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形成美感,确定什么是好的相关比例是比较困难的,只能去感觉。一般来说,感觉到差的比例比感觉到好的空间比例要容易得多。比如说,在普通别墅门前栽植很大规格的加那利海枣会使别墅显得小气。而在会所,小区比较豪气的大门前栽植棕榈,会使整个景观显得小气。与硬体景观不同,植物景观配置的相关空间比例不仅要考虑三维空间关系,还要考虑到植物在时间上的三维变化。比如说,在上海的中小别墅里种植一些小规格的大乔木象香樟,是不适宜的。即或香樟现在的比例尺度没有大的问题,但它将来会长得很大,会使树体与别墅的空间比例严重失调。有时植物景观的比例尺度关系反映在类别的配置上。比如说,大树适宜与硬质铺装,硬质覆盖物,或良好的草坪、整齐的禾草、规格比较大且比较一致的灌木相配。
六、满足功能性原则。功能性原则是衡量一个作品是否适用的最终标准。满足不了功能,无论形式有多好,作品都是失败的。功能性原则不仅要满足环境美化这一中心要求,还要满足客户在时效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
七、主题与情节原则。主题与情节原则并非植物景观配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具有主题和情节的作品不失为好的作品。它常能给作品增添文化因素,能带来更多趣味和紧凑的结构。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配置和选种的原则
1、主题原则(符合突出主题)2、美学原则(色彩间对比/渐变色彩的搭配)
3、艺术原则(衬托与对比/节奏与韵律)
4、生态学原理(适地适树原则、多样性原则)
5、选取的植物需具备观赏性,适合植物景观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