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薄肥多施为原则,一般每2周施1次。不论其是附生性、半附生性和可地生性。但肥力低,易滋生杂菌和成为昆虫的居所是其不足。不论用那一种类的树皮,其标准应以皮厚疏松者为佳,但用前要将树皮脱脂,以免日后树脂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而危及兰根。椰子衣粒植料应用时间过长易于滋生杂菌是其不足,一般约2年左右使要换新料1次,以免旧椰子衣粒腐烂产生的酸液导致烂根。建兰:又名秋兰,叶带形,长达50厘米左右,叶缘无锯齿。
附生兰对肥料的要求
附生兰对肥料的要求如下:
需定期施肥,多采用叶面追肥,通常结合浇水一起进行,以氮磷钾平衡肥为主,可以根据生长时期的状况调节氮磷钾的比例进行叶面喷雾或者灌根。可用“花多多”兑水1000 ~2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施肥时间应在早上或下午气温低时进行,不宜在中午高温时段进行。以薄肥多施为原则,一般每2周施1次。在生长旺盛期,以氮磷钾平衡肥为主(可用花多多),浓度为2000倍液,每隔7~10天1次。也可在行间施用缓效肥如“奥绿肥”等,每2个月施1次,年施2~3次。
附生兰生长环境
大部分附生兰的根群是气生根,往往依附于岩石、树干之上,裸露而生,仅少数有苔藓植物依附,或个别长根可介入泥土或苔藓之中。
通常它们仅靠空气湿度和雾露、雨水,供应水分,所以,大部分附生兰,只适宜无栽培(当然可在无土植料中,拌入近半量的颗粒土)。不论其是附生性、半附生性和可地生性。都要求有比地生根的国兰更为疏松,更能疏水、透气的植料栽培,否则难以养好。
栽培附生兰选择什么栽培基质?
生理特性其根须爬上主干,附着在其它树的枝干上生长,利用雨露、空气中的水汽及有限的腐殖质(腐烂的枯枝残叶或动物排泄物等)为生,它们通常不会长得很高大,自身可进行光合作用,不会掠夺它所附着植物的营养与水分(区别于寄生植物)。
(1)树蕨根——又称为蛇木或箕骨,一种来自树状蕨类的茎干,外表呈亮黑色的纤维根,其透水和透气良好,不易腐烂,但保水力差,水分易于挥发而快干是其不足之处。实际应用上常与木炭、树皮或碎砖等混合使用,单用树蕨根作植料多适用于热带和亚热带高湿多雨地区。
(2)木炭——木炭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可将杂菌吸附杀灭,并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在实际应用上,木炭常与碎砖和树皮相混作热带兰的植料,或单用放于盆底层作透气疏水的基质。
(3)碎砖——一种随手可得的热带兰植料。是将烧结成红色的砖块经人工敲碎而成,具有经久不腐,透水和透气性良好的特点。但肥力低,易滋生杂菌和成为昆虫的居所是其不足。在实际应用上多作盆底的透水层植料,或配以其他植料,如水炭、树蕨根和树皮等混合使用。
(4)树皮——作热带兰植料的树皮主要有杉树皮、松树皮、龙眼树皮和松树皮等。不论用那一种类的树皮,其标准应以皮厚疏松者为佳,但用前要将树皮脱脂,以免日后树脂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而危及兰根。脱脂的方法是在使用前用水浸泡数天捞起切碎即可。树皮具有较强的保水力和肥分,适合气生兰的附生根附着生长。但容易滋生杂菌和蚂蚁是其不足。
(5)水苔——一种具有强力吸水和保水的植料。可从外表颜色分为白水苔和绿水苔两类,一般用来栽培热带兰的主要是白水苔。水苔有强力的吸水和保水作用,在植料中可获得保湿的效果。单独使用多作幼苗或老株的植料和盆面铺砌作保湿。以水苔作植料一年左右便会腐烂,此时应立刻更换,否则水苔腐烂所产生的酸液会直接殃及兰株,使气根腐烂,影响生长。
(6)椰子衣粒——椰子外层纤维壳切成粒状而成,具有透气、保水和保湿的效果。可单独使用或配以木炭、碎砖或树蕨根混合使用。椰子衣粒植料应用时间过长易于滋生杂菌是其不足,一般约2年左右使要换新料1次,以免旧椰子衣粒腐烂产生的酸液导致烂根。
(7)火山石——即浮石,有黑色和白色两类。具有质轻,透气和透水性良好的特点。但固着力差,浇水时易被冲散,可单独或配以树蕨根、碎砖等混合使用。
(8)陶粒——一种经高温烧结的褐色多孔圆粒状体。具有透水和透气良好的特点。但固着力差,易被水冲走是其缺点。可混以碎砖、树蕨根、树皮等应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但要在盆面铺上水苔固着,以防浇水时被冲散,造成兰根裸露或植株倒伏。
(9)海绵——一种常见的和廉价的植料,可以从旧沙发中获得。海绵有良好的保水性,吸水后经久不散,效果就有如一块潮湿的岩石,极适合于热带兰的气根插入和吸附生长,尤其是一些如石豆兰、卡特兰和贝母兰等有膨大假鳞茎的种类。但缺点是内里不含任何养分,需要定期施肥喷施肥料来补充。运用海绵来栽培热带兰,可先将海绵吸水后包裹着兰株的茎或根,然后塞进花盆中填实便可。
兰花有什么品种
兰花为兰科常绿宿根草本花卉,分为地生兰和气生兰两大类。 气生兰又叫附生兰、洋兰,气生兰具有气生根,假鳞茎较大,叶片宽阔,花序弯曲或下垂,花卉奇特,色彩丰富,无香味或少香味,故以花的色及形取胜,常作切花用。 地生兰又叫中国兰,是我国栽培的传统种类,是生长在土壤中的兰花,不具气生根,假磷茎较小,叶片狭而薄,花序在立,叶姿优美,花香味浓,素以其色及味取胜。我国普遍栽培的地生兰主要品种有: 春兰:又名革兰,叶狭线形,叶缘有细齿,叶脉明显,根肉质、白色。花单生或双生,黄绿色,也有近白色及紫色品种,香味清雅。早春2—3月开花。春兰的品种较多,通常以花瓣的形状,分为梅花瓣型、水仙瓣型、蝴蝶瓣型、素心瓣型等花型。 蕙兰:又名九节兰,叶线形,比春兰宽而长,较挺拔直立,叶缘粗糙。花由5—13朵组成总状花序,淡黄色,唇瓣白色,上具紫红色斑点,香味浓,花期为4—5月。 建兰:又名秋兰,叶带形,长达50厘米左右,叶缘无锯齿。花由6—12朵组成总状花序。黄绿色至淡黄褐色,上具暗紫色条纹,香味浓,花期8—9月。 墨兰:又名报岁兰,叶片最长达60-80厘米,宽大肥厚而光滑,挺拔近直立。每花葶着花5—10朵,花色深,上具紫褐色条斑,香味淡,春节前后开花。 合生:又名小蜜蜂兰,叶短,宽而平滑。花葶斜出,比叶片还短,每葶着花5—20朵,花型小而密集,外瓣赤褐色,无香味,冬季至早春开花。 寒兰:叶似建兰;狭而直立。花葶细而直立,上面着花5-7朵,花小瓣狭,有青、紫、桃红、白、黄等多种花色,有香味,冬春开花。 兔耳生:叶片短,呈狭椭圆形,基部具有长柄,花攀高约20厘米,着花5—6朵,淡绿色有淡香味,唇瓣不明显,3裂,中央裂片反卷,白色上有紫色条斑,花期为5—7月。 地生兰喜欢温暖而温润的气候条件,不要求很高的土壤含水量,但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兰花属肉质须根系,根茎也在地下生长,与报系共生的根茎也需要良好的通气条件,如果土壤水分过多,不但生长不良,有时还会枯死。如何区分兰花的品种
兰科植物分附生兰和地生兰,我们说的兰花一般指地生兰,也就是国兰。花市卖的蝴蝶兰、卡特兰、石斛等是附生兰,俗称洋兰。国兰分5大类: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寒兰,还有一些小类如春剑、送春、峨嵋春惠、邱北冬蕙兰等归属不明。市面上卖的很多兰如大花蕙兰、台北小姐、黄金小神童是杂交种,很多是建兰和西藏虎头兰(半附生)杂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