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采取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提高它的生根几率。要先将它们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晾两个星期左右。在这段时间,注意防菌,不然容易腐烂。发生时要尽早的去防控,在刚发生时像蚧壳虫就把它擦掉,红蜘蛛用合适的杀螨剂;病害建议在换季时多喷洒保护性的杀菌剂。低于10℃基本停止生长,低于0℃芦荟叶肉受冻全部萎蔫死亡。
芦荟应该怎么种?可以插活吗?
1、芦荟叶子可以插活。
芦荟的叶子是可以插活的。但是,它长出根来的几率比较低。因为它的叶子中含有大量的水,如果用叶插的方式繁殖,很可能还没有等到长根就已经烂了。只有采取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提高它的生根几率。
2、正确方法。
(1)要选择健壮一些的叶子,大概在八厘米长。长得弱的芦荟不容易成活。
(2)选择好叶子之后,准备锋利的小刀。消毒过后才可以用,不然叶片容易感染有毒病菌。注意要斜着切,控制好角度。
(3)切下来之后,不能立即插入土壤中。要先将它们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晾两个星期左右。在这段时间,注意防菌,不然容易腐烂。可以用一些抗菌好的物质,比如肉桂粉等。
(4)容器也要注意选择。芦荟不喜欢积水,排水性一定要好。底部要有排水孔,并且要足够多、足够大。
(5)土壤要选择专门针对性的土壤。也可以自己配制,不要需要加入一些细砂。盆的底部要加入一些碎瓦片。
(6)将叶子朝下插入土壤之中,大约三分之一左右。
(7)插入之后,将其放在通风、光线好的地方。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扩展资料:
芦荟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光照:芦荟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它不耐庇荫,必须在全光照环境下进行栽培。
二、土壤:芦荟对盆土的要求疏松,透水排水能力强,对盆土的肥力要求不是太高,有足够的肥力当然是更好,没有肥力或者肥力不足它也能生长。
三、水分:芦荟养护需要宁干勿湿,干透浇透。因为它是肉质植物,所以有一定的保水能力,比较耐干旱,但是怕积水。
四、温度:芦荟生长室温是在5到25度之间,短暂的零度它是可以忍耐的,长时间的结冰会造成寒害。
五、防治病虫害:养护时通风不良会发生红蜘蛛、蚧壳虫等危害,还会有叶斑病、炭疽病一些病害的发生。发生时要尽早的去防控,在刚发生时像蚧壳虫就把它擦掉,红蜘蛛用合适的杀螨剂;病害建议在换季时多喷洒保护性的杀菌剂。
六、注意事项:
1、芦荟养护不建议使过大的盆,盆钵合适就可以,因为它的根系不是特别强大,过大的盆水分管理不好控制,容易造成积水烂根的现象。
2、芦荟需要充足的光照,阴暗的环境会使叶片徒长,叶片变薄株形紊乱。
3、芦荟发新芽时可通过摘心的方式调整它的株形,特别是一些枝条比较长植株要通过修剪来使株形生长比较丰满,防止柱过于紊乱出现倒伏等现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芦荟
芦荟的特点
芦荟的特点分为:叶子特点、花朵特点、繁殖特点、习性特点。
1、叶子特点
芦荟的叶子为簇生,宽大而肥厚多汁,呈座状或生于茎的顶部,长15-35厘米,基部宽4-5厘米,叶子形状为条状披针形,颜色为粉绿色,而且叶片边缘有尖齿状的刺。
2、花朵特点
芦荟为总状花序,苞片近披针形,先端尖锐,花葶高60-90厘米,不分枝或稍有分枝,花点下垂,呈稀疏状排列,颜色为淡红色,上面有红斑,花被裂片先端稍外弯,花柱明显伸出花被外。
3、繁殖特点
芦荟的无性繁殖速度极快,繁殖时主要靠组织培养分株、分孽、分芽等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用芦荟的茎、叶、根等营养器官来繁殖新个体的方法,可以有效保护母体的优良性状。
4、习性特点
芦荟喜光,耐半阴,忌阳光直射,在透气性好、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长势良好,植株生长最适宜的温度环境是在20~30度,气温低于10度时会停止生长,而低于0度时芦荟的叶片会受冻并全部萎蔫死亡。
芦荟的生长习性:
1、土壤:芦荟以透水透气性能好,有机质含量高,pH值在6.5~7.2。
2、光照:喜光,耐半阴,忌阳光直射和过度荫蔽。
3、温度:适宜生长环境温度为20~30℃,夜间最佳温度为14~17℃。低于10℃基本停止生长,低于0℃芦荟叶肉受冻全部萎蔫死亡。
4、水份:芦荟有较强的抗旱能力,离土的芦荟能干放数月不死。芦荟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耐涝。
5、生态环境:芦荟的生态环境(空气、水体、土壤等)不能受污染,注意通风。
6、芦荟不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为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要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饼肥、鸡粪、堆肥。蚯蚓粪肥更适合种植芦荟。
芦荟一般都是采用幼苗分株移栽或扦插等技术进行无性繁殖的。无性繁殖速度快,可以稳定保持品种的优良特征。
芦荟是什么植物
草本植物。